智慧金融行业市场到底怎么样?“AI+金融”是中信银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应用之一。截至目前,中信银行服务客户规模超过1.3亿人,管理客户资产规模超4万亿元。中信银行为实现如此庞大体量的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精准适配,全面应用AI相关技术,从AI能力、AI应用两方面入手描绘出了“AI+金融”的全景视图。具体来说,数据方面,关注数据量、数据标准和连通程度;人才方面,关注专业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吸引力与激励机制;技术方面,关注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基础设施;合规方面,利用政策和法规来鼓励、推进AI的规模化应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智慧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投资
智慧金融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使金融行业在业务流程、业务开拓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智慧提升,实现金融产品、风控、获客、服务的智慧化。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系列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智能金融相关政策规划相继出台,推动智能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法》推动智能金融应用进一步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等强调抓住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商业银行强化金融科技建设,加速数字化转型变革,为拓展智慧金融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建设银行通过动态演示手段,向公众展示了大数据驱动业务转型的技术演进道路和对于数据资产的利用过程。除此之外,建行还展示了“建行全球撮合家”跨境智能平台、“善科贷”等专项信贷产品,为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提供了新金融方案。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金融机构的关键生产要素。近年来,兴业银行AI债券交易员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兴业银行现券交易询价、报价及交易成交全流程电子化,能够提供全交易时段的在线服务,并根据对话信息自动识别交易对手需求,精准识别交易要素。“AI债券交易员有助于高效履行做市义务,进一步稳固核心交易商和做市商的市场地位。未来,我们将在确保交易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进交易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从商业银行实践看,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复杂以及网点分布区域广,线下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成本,面临着高成本、低流量的挑战。压降人工投入、用户数据管理成本等因素不断促使金融机构坚定走“AI+金融”之路,通过自动化、智慧化赋能人工,为用户提供有效优质的智慧金融服务。
为进一步激发金融领域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引导金融机构强化企业标准建设,提升金融业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助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广大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
作为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具体承担2022年智慧金融服务、网上银行服务、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非银行支付三个行业)、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四个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的评估工作。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协会根据智慧金融服务等四个领域的企业标准评估方案对企业标准进行评估,最终形成2022年智慧金融服务企业标准“领跑者”6家、网上银行服务企业标准“领跑者”30家、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非银行支付三个行业)企业标准“领跑者”28家、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企业标准“领跑者”12家。
其中,在金融行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身份认证及生物特征识别、智慧网点数字化运营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等智能化场景应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慧金融市场规模已达到2265.2亿元,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的智慧金融市场规模达3220.7亿元。
其中华为已打造了覆盖智慧金融、制造等10余个行业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成立数字金融军团也是为了强化服务企业数字化的能力。华为还与超过25家企业共同启动了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计划(FPGGP)。目前金融行业已有21家伙伴加入了华为的国产高斯数据库生态。华为目前有全球的业务平台,可以触发海外市场的更多需求。
推进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透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年报可以看出,工行侧重基础设施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和安全生产运营,建行侧重全面云化转型和对内与对外赋能相融并进。
云原生、数据智能、AIGC的兴起不仅仅是流行语,而是正在改变金融格局的革新型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将旧流程进行现代化改造,设计个性化的客户体验,更敏捷的创造更多的金融新产品和服务。我相信,我们对数字化转型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但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挑战。
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已经实现由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智慧金融的发展 历程,进入技术与金融高度融合,促进相关生态的发展阶段。为加速传统金融改革与转型升 级,国家相继发布政策支持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 用和融合创新,且在出台政策支持智慧金融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对行业监管规范的约束。
从智慧金融发展深度来看,证券业好于其他两个金融行业;从智慧金融发展绩效来看,保险业成果比较显著;从智慧金融生态环境来看,不同行业差距不大;从智慧金融服务与评价来看, 保险行业的融合度、认可度和满意度较好。
“数据二十条”不仅会加快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应用,激发数字消费、数字生产和数字贸易的提质增效,也有利于提高数据要素在城市管理、园区发展、金融服务、电子政务、医疗健康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价值,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和普惠性。其中,对大数据应用密集的金融领域也将会产生积极作用,地方政府搭建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地方智慧金融平台”)或因此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智慧金融投资价值
金融业与数字化有着相同的逻辑和机制,都是将现实世界中的生产、生活状态,映射到数字空间中形成数据,再运用技术手段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形成最优方案,并从数字空间映射回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因此,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有着天然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不仅位居全球第一,而且,比第二名及第三名申请量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倍。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垂直领域加速渗透,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启智慧化升级,例如,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正掀起智慧化变革。
随着AI大模型以及大模型应用场景拓展,商业银行不断延伸金融科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发展优势明显,一方面数字化金融服务具有天然普惠特性,可以促进金融普惠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借助数字技术,有助于降低银行金融机构运营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丰富金融服务场景,提升客户体验。
“金融行业不但拥有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还具有多元化、多维度的应用场景,为AI赋能金融提供了良好基础。”兴业研究科技行业研究员吴吉森表示,未来AI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将会颠覆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一是AI促使金融行业服务更加准确、合理,由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模式。二是金融数据和信息非常密集、数据量庞大,AI可以大幅度提升金融行业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分析用户信息,可以挖掘更多的潜在金融价值。三是AI将改变金融行业传统的经验防控模式,构建风险防控模型,预判风险来源及其系数,可以有效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精度和效率。
智慧金融行业报告对中国智慧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智慧金融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智慧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智慧金融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关键词:
上一篇:贵州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